

发布时间:2023-11-22 17:28:42
《帛书道德经》曰:"水善利万物而有争","道法自然","大器免成"。昔日道教经典《庄子·渔父》中亦有云:"法天贵真,不拘于俗"。我猜,作为道教徒的王羲之,汲取了大量道教思想的精髓,其早期的作品《用笔赋》充满了道家的色彩,阐述了运笔之法:认为"书写的最高境界是不露任何造作之痕迹",完美契合了道家所推崇的"自然与有争"的美学思想。而蔡梦霞作为90年代中国新书法运动中崭露头角的书法家,一直在探索中走着一条独特的道路。她既受传统法度的约束,又注重自我建构。多年来,她以雄浑、厚重、朴拙的表现方式创作出一幅幅令人叹为观止的书法"风景画"。
这些"风景"并非简单地再现那些束缚,而是将创作视为一种新的生命,试图通过作品表达她与自我情感、灵魂和心理的某种共鸣,甚至通过书法作品的意态表达出一种传统书法的自我诠释。她的书法创作灵感源于秦汉魏晋,既体现了自然生命的呼吸和表情,又表达了她对生命的感悟和文化的认知。近年来,她更加沉浸在心境与传统、自然与文化、精神与关怀的契合之中,注重书法作品创作过程中的偶然联通,形成一种局部和整体造型的心灵画卷。
蔡梦霞的书法作品充满了一种新生体的气息,或者说她意欲表达的是溶解镣铐之"活"的姿态。在早期的作品中,她就创作出了调性一流的金石与自然相结合的作品。而在最新的作品中,她持续将一种勇敢而有争的线条、字法、章法和体验融入其中,使画面的形态更具有争议又不失自然,让作品表达出溶解束缚后与传统书法文化之间的联系。
这种观念不仅与中国书法中所表达的道法自然、五色使人目明一脉相承,更体现了蔡梦霞对于有争与自然、新生更高层次的理解。她的书法作品语言特征明确,运用咬纸、裹锋、逆锋、甚至八面出锋的线条,超景的章法,特别是率意的点画和有法度的结构,旨在传递一种不落尘埃般的有争的感觉,从而使她的作品洋溢着新生命的力量。多年来,她坚持取法乎上的原则来对创作进行思考和探究,并以大量的书法作品实践来体现当代中国书法家的文化思维、文化眼光和不懈的探索精神。